地铁三层明挖框架结构车站施工组织设计.doc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2
  •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2
  • 第二节 编制范围 12
  • 第三节 编制原则 12
  • 第四节 编制目标 12
  • 第二章 项目概要 13
  • 第一节 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13
  • 第二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4
  • 2.2.1工程地质条件 14
  • 2.2.2水文地质条件 16
  • 2.2.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评价 16
  • 第三章 工程环境 18
  • 第一节 交通现状及疏导方案 18
  • 3.1.1交通现状 18
  • 3.1.2交通疏解方案 18
  • 3.1.2.1交通疏解原则 18
  • 3.1.2.2交通疏解方案 18
  • 3.1.3交通疏解安全措施 18
  • 第二节 管线调查与保护 18
  • 3.2.1管线调查情况 18
  • 3.2.2管线改移方案 19
  • 3.2.3管线保护措施 19
  • 第三节 园林、知名地产筏移及恢复 19
  • 第四节 地面建筑物的调查及保护 19
  • 3.4.1地面建筑物的调查 19
  • 3.4.2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 20
  • 第四章 总体施工部署 24
  • 第一节 总体施工部署原则 24
  • 第二节 总体施工方案 24
  • 4.2.1 主体明挖段施工方案 24
  • 4.2.2主体暗挖段施工方案 25
  • 4.2.3风道及出入口施工方案 25
  • 第三节 总体施工顺序 26
  • 4.3.1第一阶段施工 26
  • 4.3.2第二阶段施工 26
  • 4.3.3第三阶段施工 27
  • 4.3.4第四阶段施工 27
  • 第五章 施工平面布置(临设、临水、临电、排水、运输线路等) 28
  • 第一节 施工现场布置原则 28
  • 第二节 施工临时设施 28
  • 5.2.1 施工围挡 28
  • 5.2.2 办公、生活设施 28
  • 5.2.3 临时生产设施 28
  • 5.2.4 施工场地硬化及临时道路 29
  • 5.2.5 施工用水、用电、用风 29
  • 5.2.5.1 施工用水 29
  • 5.2.5.2施工用电 29
  • 5.2.5.3 施工用风 30
  • 5.2.5.4洞内管线布置 30
  • 5.2.6 临时消防设施 31
  • 5.2.7 垂直提升设施 31
  • 5.2.8 排水、排洪和环保设施 31
  • 第三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31
  • 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 36
  • 第一节 主体明挖段施工方案 36
  • 第二节 主体暗挖段施工方案 37
  • 第三节 风道、出入口施工方案 40
  • 6.3.1明挖风道、出入口施工方案 40
  • 6.3.2明、暗挖相结合出入口、风道施工方案 43
  • 第七章 主要施工方法 48
  • 第一节 主体明挖基坑施工 48
  • 7.1.1围护桩及桩顶冠梁施工 48
  • 7.1.2土方开挖及钢支撑 48
  • 7.1.2.1土方开挖 48
  • 7.1.2.2钢支撑施工 51
  • 7.1.2.3桩间网喷 56
  • 7.1.3接地网及垫层施工 56
  • 7.1.4防水层施工 56
  • 7.1.5明挖主体结构施工 56
  • 7.1.5.1施工单元划分 57
  • 7.1.5.2钢筋工程施工 57
  • 7.1.5.3车站盾构环的安装 58
  • 7.1.5.4模板工程的施工 58
  • 7.1.5.5 混凝土工程 的施工 61
  • 7.1.6北端盾构井施工 62
  • 7.1.7基坑覆土回填及地表恢复 64
  • 第二节 主体暗挖段施工 65
  • 7.2.1暗挖施工准备 65
  • 7.2.2开口及大管棚施工 66
  • 7.2.2.1大管棚施工 66
  • 7.2.2.2暗挖开口施工 66
  • 7.2.3中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 67
  • 7.2.4暗挖防水层施工 68
  • 7.2.5底梁、中隔墙、顶梁施工 68
  • 7.2.5.1底梁施工 68
  • 7.2.5.2中隔墙施工 69
  • 7.2.5.3顶纵梁施工 69
  • 7.2.6边洞施工 69
  • 7.2.7中部导洞施工 69
  • 7.2.8二次衬砌施工 69
  • 7.2.9洞内运输系统 71
  • 第三节 附属结构施工 73
  • 7.3.1附属结构概况 73
  • 7.3.2附属结构明挖施工 73
  • 7.3.2.1 1#、2#明挖出入口和3#、4#出入口及1#风道明挖段施工 73
  • 7.3.2.2 1#风道竖井施工 73
  • 7.3.3附属结构暗挖段施工 74
  • 7.3.3.1 附属结构马头门施工 74
  • 7.3.3.2 附属结构暗挖一般地段施工 75
  • 7.3.3.3出入口暗挖斜坡段施工 75
  • 7.3.3.4 出入口暗挖转弯部位施工 75
  • 7.3.3.5出入口暗挖人防段扩大断面渐变施工 76
  • 7.3.3.6出入口暗挖段土方水平及垂直运输系统 76
  • 第四节 楼梯、站台板等内部结构施工 77
  • 7.4.1站台板及内部结构施工 77
  • 7.4.2楼梯施工 77
  • 第五节 风亭、上部结构施工 77
  • 第八章 主要施工工艺 78
  • 第一节 钻孔桩施工工艺 78
  • 8.1.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78
  • 8.1.2 旋挖钻孔桩施工工艺 79
  • 8.1.3螺旋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84
  • 第二节 大管棚施工工艺 85
  • 8.2.1大管棚支护参数 85
  • 8.2.2大管棚施工工艺 85
  • 第三节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 87
  • 8.3.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 87
  • 8.3.2小导管施工技术 87
  • 8.3.3小导管注浆的关键技术措施 89
  • 第四节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90
  • 8.4.1初期支护类型 90
  • 8.4.2 初喷 90
  • 8.4.3格栅安装 90
  • 8.4.4 喷射混凝土 91
  • 第五节 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92
  • 8.5.1二次衬砌类型 92
  • 8.5.2 钢筋工程 93
  • 8.5.3模板工程 95
  • 8.5.3.1准备工作 95
  • 8.5.3.2模板安装 95
  • 8.5.3.3模板安装要求 96
  • 8.5.3.4模板的拆除 96
  • 8.5.4 混凝土工程 96
  • 8.5.4.1混凝土拌合 96
  • 8.5.4.2混凝土运输 96
  • 8.5.4.3混凝土的浇筑 96
  • 8.5.4.4二次衬砌混凝土的灌筑方法 97
  • 8.5.4.5混凝土灌筑完后的清洗工作 97
  • 8.5.4.6二衬混凝土灌筑时注意事项 97
  • 8.5.4.7混凝土养护 97
  • 8.5.4.8 结构拱顶混凝土灌注的特殊要求 98
  • 第九章 结构防水施工 99
  • 第一节 结构防水概述 99
  • 9.1.1结构防水原则 99
  • 9.1.2防水标准 99
  • 9.1.3 结构防水体系 99
  • 第二节 主体结构防水施工 99
  • 9.2.1车站主体结构防水设计 99
  • 9.2.2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 100
  • 9.2.2.1 明挖围护结构、暗挖初期支护自防水施工 100
  • 9.2.2.2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 100
  • 第三节 附属结构防水施工 102
  • 第四节 附加防水层施工 102
  • 9.4.1施工流程 102
  • 9.4.2 膨润土防水毯施工 103
  • 9.4.2.1施工准备 103
  • 9.4.2.2膨润土防水毯施工 103
  • 9.4.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 108
  • 9.4.4 ECB防水卷材施工 108
  • 第五节 背后注浆施工 111
  • 9.5.1 初衬背后注浆施工 111
  • 9.5.2 二衬背后注浆施工 111
  • 9.5.3衬砌背后注浆施工控制的几个要点 112
  • 第六节 特殊部位防水施工 112
  • 9.6.1施工缝防水 112
  • 9.6.1.1明挖施工缝防水 112
  • 9.6.1.2暗挖施工缝防水 114
  • 9.6.2变形缝防水 115
  • 9.6.3车站主体明暗挖结构衔接处防水 116
  • 9.6.4 车站主体结构与出入口通道衔接处防水 116
  • 9.6.5穿墙管防水措施 116
  • 9.6.6接地网防水措施 117
  • 第十章 测量量测方案 118
  • 第一节 测量方案 118
  • 10.1.1建立测量控制网 118
  • 10.1.2控制测量 118
  • 10.1.2.1平面控制测量 118
  • 10.1.2.2联系测量 118
  • 10.1.2.3高程控制测量 119
  • 10.1.3施工测量 119
  • 10.1.4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119
  • 10.1.5工程施工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20
  • 第二节 监控量测 120
  • 10.2.1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20
  • 10.2.2监测目的 120
  • 10.2.3监测方案设计 121
  • 10.2.3.1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121
  • 10.2.3.2测点布设原则 121
  • 10.2.3.3监测内容 121
  • 10.2.3.4监测点的布设及项目的实施 126
  • 10.2.4施工监测控制标准、警戒值 129
  • 10.2.4.1监测控制标准 129
  • 10.2.4.2警戒值 131
  • 10.2.5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反馈 131
  • 10.2.5.1资料的收集整理 131
  • 10.2.5.2信息反馈 132
  • 10.2.6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132
  • 第十一章 施工组织机构 134
  •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34
  • 11.1.1组织机构 134
  • 11.1.2人员配置 135
  • 第二节 职能与职责 135
  • 第十二章 施工进度计划 140
  • 第一节 安排依据及编制原则 140
  • 12.1.1进度计划安排依据 140
  • 12.1.2编制原则 140
  • 第二节 工程进度安排具体分析 140
  • 12.2.1施工准备 140
  • 12.2.2降水施工 140
  • 12.2.3第一阶段施工 140
  • 12.2.4第二阶段施工 140
  • 12.2.4第三阶段施工 146
  • 12.2.5第四阶段施工 147
  • 第三节 工期横道图及网络图 147
  • 12.3.1施工进度横道图 147
  • 12.3.2施工进度网络图 147
  • 第十三章 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148
  •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计划 148
  • 13.1.1劳动力需求计划说明 148
  • 13.1.2劳动力需求计划表 148
  • 第二节 材料需求计划 152
  • 13.2.1材料需求计划说明 152
  • 13.2.2 材料需求计划表 152
  • 第三节 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156
  • 第十四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58
  • 第一节 该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158
  • 14.1.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体系 158
  • 14.1.2 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162
  • 第二节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64
  • 14.2.1该项目质量目标 164
  • 14.2.2关键技术环节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4
  • 14.2.2.1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的质量保证措施 164
  • 14.2.2.2基坑开挖的质量保证措施 165
  • 14.2.2.3钢支撑及钢围檩的质量保证措施 165
  • 14.2.2.4大管棚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6
  • 14.2.2.5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6
  • 14.2.2.6开挖与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67
  • 14.2.2.7钢格栅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7
  • 14.2.2.8外包防水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7
  • 14.2.2.9钢筋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168
  • 14.2.2.10二衬混凝土接茬质量保证措施 168
  • 14.2.2.11混凝土结构外观保证措施 169
  • 14.2.2.12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169
  • 第三节 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 169
  • 14.3.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 169
  • 14.3.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69
  • 14.3.3检验、试验 170
  • 14.3.4过程检验和试验 170
  • 14.3.5最终检验和试验 170
  • 14.3.6主要项目检测、试验手段及质量保证措施 171
  • 14.3.6.1检测、试验手段和措施 171
  • 14.3.6.2质量保证措施 171
  • 第四节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73
  • 14.4.1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73
  • 14.4.1.1组织保证 173
  • 14.4.1.2混凝土质量控制程序保证 174
  • 14.4.1.3技术保证 174
  • 14.4.1.4制度保证 175
  • 14.4.2防水混凝土防腐、抗裂措施 175
  • 14.4.2.1混凝土防腐措施 175
  • 14.4.2.2混凝土防裂措施 176
  • 第五节 结构防渗漏技术措施 176
  • 14.5.1建立专业防水组织管理机构 176
  • 14.5.2实行旁站管理和验收制度 176
  • 14.5.3初期支护防渗措施 176
  • 14.5.4做好防水板 177
  • 14.5.5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控制措施 177
  • 14.5.6变形缝、施工缝防渗漏保证措施 177
  • 第六节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78
  • 14.6.1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178
  • 14.6.2质量管理措施 178
  • 14.6.3质量缺陷控制措施 179
  • 第七节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180
  • 14.7.1图纸审核 180
  • 14.7.2测量控制 180
  • 14.7.3施工控制 180
  • 14.7.4检查验收 180
  • 14.7.5混凝土浇筑时的保护 180
  • 14.7.6拆模 180
  • 14.7.7拆模后保护 181
  • 第八节 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181
  • 14.8.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落实成品保护责任制 181
  • 14.8.2主要分项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81
  • 14.8.2.1防水施工 181
  • 14.8.2.2钢筋混凝土工程 181
  • 第十五章 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183
  •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 183
  • 15.1.1安全生产目标 183
  • 15.1.2安全监控网络 183
  • 15.1.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84
  • 第二节 安全防范重点 184
  • 15.2.1 组织保证 184
  • 15.2.2制度保证 185
  • 15.2.3 实施保证 186
  • 15.2.4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86
  • 第三节 各主要项目安全措施 187
  • 15.3.1安全防护 187
  • 15.3.2安全用电 188
  • 15.3.3机械安全 189
  • 15.3.4明挖施工安全措施 190
  • 15.3.5暗挖隧道防坍塌安全措施 190
  • 15.3.6注浆安全措施 190
  • 15.3.7电动葫芦使用安全措施 190
  • 15.3.8衬砌作业安全措施 191
  • 第十六章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192
  • 第一节 文明施工目标 192
  • 第二节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92
  • 第三节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6
  • 16.3.1建立健全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96
  • 16.3.1.1工地围蔽 196
  • 16.3.1.2工程标牌 196
  • 16.3.1.3临时设施 196
  • 16.3.1.4临时给排水 196
  • 16.3.1.5临时用电 196
  • 16.3.1.6现场材料堆放 196
  • 16.3.1.7道路、场地 196
  • 16.3.1.8现场卫生管理 196
  •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护措施 198
  • 第一节 该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工作内容 198
  • 17.1.1施工期间环境保护目标及指标 198
  • 17.1.2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 198
  • 17.1.2.1施工准备阶段 198
  • 17.1.2.2施工阶段 199
  • 第二节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199
  • 17.2.1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 199
  • 17.2.2严格作业程序分阶段对该项目的环境进行程序化管理 200
  • 17.2.2.1施工准备阶段 200
  • 17.2.2.2施工阶段 200
  • 17.2.2.3竣工阶段 201
  • 第三节 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 201
  • 17.3.1防噪声扰民控制措施 201
  • 17.3.2防振动扰民控制措施 201
  • 17.3.3城市生态 201
  • 17.3.4水污染 202
  • 17.3.5大气污染 202
  • 17.3.6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203
  • 17.3.7防遗洒措施 203
  • 第十八章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204
  • 第一节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 204
  • 第二节 消防保卫措施 204
  • 第三节 健康保障措施 205
  • 第四节 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207
  • 第十九章 冬、雨季施工处理措施 210
  • 第一节 冬季施工措施 210
  • 19.1.1冬季施工准备 210
  • 19.1.2冬季施工管理 210
  • 19.1.3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搅拌与运输 210
  • 19.1.4冬季施工安全 211
  • 第二节 雨季施工措施 211
  • 第二十章 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13
  • 第一节 技术力量保证 213
  • 20.1.1管理层人员保证 213
  • 20.1.2操作层人员保证 213
  • 20.1.3建立科技人才聘任、交流制度 213
  • 20.1.4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213
  • 第二节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3
  • 20.2.1 技术交底 制度 213
  • 20.2.2施工测量保证措施 213
  • 20.2.3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管理 214
  • 20.2.4技术措施保证 214
  • 第二十一章 施工应急预案 215
  • 第一节 目标与方针 215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215
  • 第三节 应急物资、设备及救援器材 216
  • 第四节 应急保障措施 216
  • 第五节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218
  • 21.5.1对地表沉降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218
  • 21.5.2对管线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218
  • 21.5.3对停电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218
  • 21.5.4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218
  • 21.5.4.1风险等级的划分 218
  • 21.5.4.2突发事故应急措施 218

附件详情

该站位于xxx东侧、xxx与xxx交叉路口处,呈南北走向。两端为三层明挖框架结构,中间为单层暗挖双连拱复合衬砌结构。车站主体全长181m,其中明挖段长118.2m,暗挖段长61.2m;明挖段宽18.9m,暗挖段宽19.3m;车站共设四个出入口、两个风亭。明挖段覆土埋深约2.8m,暗挖段覆土埋深14m左右。 车站建筑等级:2级; 耐火等级:一级; 抗震设计等级:二级; 主体结构及出入口通道防水等级:一级;风井、风道防水等级:二级;
人防设计等级:5级。
车站主体南、北两端明挖段以Φ1000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桩距中心距为1.3~1.5m,内支撑系统采用四道Φ609、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基坑开挖深度为22.5m,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40S8。主体结构标准段构件尺寸:顶板750mm;中板450mm;底板900mm;内衬墙700mm。车站明挖段北端兼为区间盾构始发井,此处中纵梁及框架柱设计为后做,施作临时支撑以保证楼板及墙体的稳定。
车站中部暗挖段采用中导洞+侧壁导坑法施工,最大开挖宽度20m,最大开挖高度9.64m。Φ108超前长管棚环向间距300mm,长度32m,对打;小导管采用Φ32,L=3m,外插角10°~15°,环向间距300mm,纵向间距1.5m。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与网喷C25混凝土联合支护,喷层厚350mm,格栅钢架纵向间距0.5m。二次衬砌为C30S8,横向按不对称设计,中隔墙上预留联络通道;二衬拱部、边墙及中墙厚度为700mm,仰拱最大厚度1350mm,中墙联络通道为直墙拱形,宽度3000mm,拱部高度3500mm。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