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向家坡至黄桷垭公路工程某标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pdf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 1.1 工程概述
  • 1.2 主要技术指标
  • 1.3 主要工程量
  • 1.4 施工组织机构与部署
  • 1.5 施工总平面布置
  • 1.6 主要施工设备投入计划
  • 1.7 劳动力计划
  • 1.8 材料计划 第二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 第二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 2.1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主要施工对策
  • 2.2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 2.3 隧道施工工艺及方法
  • 2.4 涵洞施工方案
  • 2.5 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2.6 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施工方案
  • 2.7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 2.8 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 2.9 隧道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第三章 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第三章 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3.1 工期目标
  • 3.2 施工进度安排
  • 3.3 工期保证体系
  • 3.4 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第四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第四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4.1 质量目标
  • 4.2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4.3 主要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第五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第五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5.1 安全生产目标
  • 5.2 安全保证体系
  • 5.3 安全保证措施的规定
  • 5.4 安全防范重点
  • 5.5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第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6.1 环保体系
  • 6.2 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第七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7.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 7.2 文物保护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八章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 第八章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 8.1 项目实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8.2 项目施工风险的防范
  • 8.3 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第九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 第九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 9.1 夏季施工措施
  • 9.2 雨季施工措施
  • 9.3 冬季施工措施
  • 9.4 节假日农忙季节施工措施
  • 附图表

附件详情

2.1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主要施工对策 2.1.1 工程重难点分析 ⑴该项目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工程任务重,工期紧,主要施工风险为断层破碎带、煤系地层、有害气体及岩溶突水;如何安全、快速、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公路隧道快速施工与施工安全是重点与难点。 ⑵该项目隧道S、X线纵向为单坡,均为反坡排水段,加强排水是该项目的重点。 ⑶该项目隧道北侧有一已建通车的真武山隧道,与拟建隧道开挖边线最小水平距离约16m。隧道开挖爆破振动将会对真武山隧道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确保真武山隧道的安全是该项目的重点。
⑷ 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隧道防水系统的质量是该项目的重点与难点。
⑸二邻洞平行施工干扰大,安全因素复杂,如何从施工组织和工艺工法上克服相互干扰和控制安全风险是该项目的重点与难点。
2.1.2 主要施工对策
2.1.2.1 穿煤系地层施工对策
⑴制定煤系地层段施工专项方案,做好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分析,安装自动瓦斯监控系统,配备专业的瓦斯检测设备,成立专业的瓦斯检测队伍,加强瓦斯监控与检测工作。
⑵加强煤系地层段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准确掌握煤层位置及瓦斯浓度。
⑶加强隧道通风,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聚集的可能性。
⑷煤系地层段爆破施工采用煤矿许用炸药、煤矿许用电雷管起爆。
⑸掌子面爆破采用洞外起爆,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⑹遇高瓦斯时制定高瓦斯隧道施工专项方案。
⑺采用有效防爆型设备,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并配备防护装备,文明施工。
⑻合理采用注浆、全封闭支护和防排水结构、气密性砼等手段,形成全封闭的结构。
2.1.2.2 岩溶地段施工对策
隧道穿越的灰岩地段可能发育岩溶,应根据施工实际揭示或预报的溶洞大小、所处位置、填充情况以及地下水发育状况区别对待,并按照动态设计与施工的原则严格实施。其预处治措施包括:
⑴针对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拱腰以上、基础)的小型溶洞,采用复合回填的方式进行处理。
⑵对拱腰以上隧道开挖轮廓线外较大溶洞,对洞体充填难于回填或不宜填塞的大型溶洞,应因地制宜进行处理。
⑶对仰拱下大型溶洞,当基底溶洞充填物的厚度为隧道仰拱以下3.0~10.0m时,采用注浆加固法,钻孔深入基岩1m左右。
⑷针对从大型溶洞坍塌体中穿越的地段,可采用在洞内施作长管棚或多排注浆小导管等辅助施工措施安全穿越。处治过程中,应注意恢复岩溶地段原水力通道或尽量减小对岩溶管道排泄能力的影响。
2.1.2.3 软弱围岩和浅埋段施工对策
(1)采用短进尺、弱爆破或机械破碎开挖。
(2)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掌子面,二衬和仰拱及时跟进,保证各工序平衡施工。
(3)加强监控量测,监控量测的频率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4)合理安排开挖方式,加强支护,确保支护结构稳定。
2.1.2.4 隧道防水施工对策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层的铺设与保护,做好施工缝、变形缝
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工作。制定防排水专项方案,每道防水施工由工程技术部部长及专职质检员检查把关。确保防水施工质量,消除渗漏水隐患。
2.1.2.5 岩溶突水段施工对策
隧道穿越须家河煤系地层,局部可能存在采空区,采空区积水的可能性大,故隧道掘进中存在突水的可能性较大。为此,针对存在突水隐患地段拟主要采取注浆堵水加固的措施进行处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