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隧道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主要工程内容为隧道平面设计、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剖面设计、洞口及洞门(出入口一、二隧道进口)设计、洞身结构等主体结构、隧道交叉口设计、防水与排水设计、路面设计等。
……
1 工程特点
通过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和施工招标图纸,反复进行现场踏勘,结合本
施工组织设计
和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该项目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总结出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如下:
1.1 施工干扰大
由于本隧道及出入段线地处城市最繁华区内,施工干扰大。
1.2工程施工环境复杂
本标段地处xx市的主城区的商业核心区域内,工程施工将受到城区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地面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必须高标准做好建筑物和市政设施的保护、维护地面交通、搞好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工作。
1.3作业面少,工期紧张
该项目只能利用出入线作为出碴支洞,进入区间洞室施工。出入线与区间隧道正洞有两处线路上下交叉,且上下交叉隧道应先行实施下层隧道,下层隧道二次衬砌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进行上部隧道的开挖,工作面不宜展开,工期就相对紧张。
1.4隧道结构断面形式多样
主通道隧道隧道净宽有:9.5m、10.5m、11m 、12m;支洞隧道、出入口一隧道、车库连接隧道隧道净宽有:8.5m、7m;电力隧道隧道净宽有:2.6m、4.6m。结构断面形式多,因此施工时必须针对不同的断面形式,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艺确保本项工程的顺利进行。
1.5对环保的要求高
本标段位于主城区,钻爆施工不但有严格的安全要求,而且还有严格的减震、降噪要求。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地段分别进行详细的钻爆设计,将噪音和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范围内,以免影响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1.6对地面沉降要求高
该项目的沿线及周边高层建筑物多,施工过程中又要保证地面交通畅通。施工时要将地面的沉陷值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要将爆破时的振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免造成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的破坏。
2 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
2.1 隧道上部建筑物多,施工活动对建筑物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大
本标段隧道上部建筑物多,地下工程开挖可能导致地表沉陷,给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本标段施工中的重难点之一。
对策:
加强对地表和周围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监测,发现不利情况和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
制定应急救援机制,发生险情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严格技术把关,施工前对施工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关键措施方案、应进行科学论证,确保施工生产的扰动对建筑物产生危害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2.2 隧道结构断面变化频繁,应力转换复杂,施工难度大
该项目隧道断面形式多变,工序变化多,应力转换复杂,施工难度大,因此断面变化段为施工重点和施工难点。
对策:
对小净距隧道,单个隧道采用正台阶法施工,首先保证单个隧道的施工安全,后行隧道开挖、支护在先行隧道二次衬砌施工40m后组织施工。对洞内围岩情况认真观察记录,并及时反馈信息,根据围岩变化和监控测量资料及时调整设计与施工方案。导洞宽度大于4m。
采用减振爆破技术,达到控制质点振动速度、降低隧道爆破震动强度的目的。
做好爆破振动和地面建筑物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在后行隧道施工时对先行隧道的各项监测,以便及时作出积极反应,并在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同意下调整支护参数、改变施工方案。
做好超前地质预探、预报工作。采用先进的TSP203地质预报仪,对前方围岩作出判断,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
2.3 隧道交汇地段,施工安全要求高
该项目存在交汇口较多,达12个,对隧道结构的安全要求高。
对策:
交汇口处后隧道施工安排在先施工隧道初支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施工前确定受影响的范围,制定出相应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
在隧道交汇处施工时,采用减震爆破,必须严格控制装药量,必要时增打减震孔或采用人工切割的方式开挖,减小对已施工的隧道的影响。
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可适时优先施作隧道交汇出二衬。
2.4 监控和信息化施工动态管理
该项目区间隧道采用的建筑设计结构形式变化多样,且分布在不同线型上,工序将随断面的形式不同而进行频繁变化和调整,工序管理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给隧道结构带来安全、质量隐患;因此监控 的信息化施工动态管理反馈技术更显重要。
施工时必须建立一套科学、高效、严密的监控系统,针对施工的不同阶段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