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特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0页附CAD(斜切式洞门喷锚支护),布置图

附件详情

  • 1 概述2
  • 1.1编制依据2
  • 1.2项目概要2
  • 1.2.1隧道地理位置2
  • 1.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3
  • 1.2.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3
  • 1.2.4地震动参数及气象资料4
  • 1.3工程设计情况4
  • 1.4主要工程量8
  • 1.5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9
  • 2.施工总布置11
  • 2.1施工运输便道11
  • 2.2施工供水11
  • 2.3施工供电11
  • 2.4施工供风11
  • 2.5施工排水12
  • 2.6施工通风12
  • 2.7 场地布置 15
  • 2.8弃砟场15
  • 2.9施工通讯15
  • 2.10洞内三管两线布置15
  • 2.11火工品库16
  • 2.12主要临时工程数量16
  • 3 施工组织安排18
  • 3.1施工工期18
  • 3.2施工组织机构与任务划分18
  • 3.2.1项目部组织机构18
  • 3.2.2架子队任务划分19
  • 3.2.3 架子队的设置及构成19
  • 4 施工总体安排22
  • 5 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措施23
  • 5.1洞口工程23
  • 5.1.1洞口情况的概述23
  • 5.1.2洞口部位的施工程序23
  • 5.1.3洞口部位的施工方法29
  • 5.2洞身工程30
  • 5.2.1施工方案30
  • 5.2.2施工方法30
  • 5.2.3施工主要工序措施42
  • 5.3超前地质预报52
  • 5.3.1超前地质预报内容及范围52
  • 5.4隧道二次衬砌60
  • 5.4.1仰拱61
  • 5.4.2拱墙61
  • 5.4.3主要工序措施62
  • 5.5 接口工程69
  • 5.5.1综合接地施工69
  • 5.5.2电缆槽69
  • 5.5.3 过轨管埋设70
  • 6 施工进度计划70
  • 6.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70
  • 6.2施工总工期及计划开、竣工日期70
  • 6.3施工进度安排70
  • 6.3.1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指标70
  • 6.3.2进度计划71
  • 6.3.3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分析71
  • 7 施工安全措施73
  • 7.1安全目标73
  • 7.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73
  • 7.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73
  • 7.2.2安全管理职责73
  • 7.3 安全管理体系74
  • 7.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6
  • 7.4.1 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度76
  • 7.4.2 安全生产 技术交底 制度76
  • 7.4.3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77
  • 7.4.4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79
  • 7.4.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80
  • 7.4.6 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80
  • 7.4.7 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80
  • 7.4.8 安全风险预测设计制度80
  • 7.5不良地质段的开挖与支护81
  • 7.6出砟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81
  • 7.7衬砌安全技术措施81
  • 7.8通风与防尘82
  • 7.9洞内供电与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措施82
  • 7.9.1电路敷设82
  • 7.9.2接地与防雷83
  • 7.9.3电器设备设置83
  • 7.9.4漏电保护器设置84
  • 7.9.5电器设备的安装84
  • 7.9.6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85
  • 7.9.7电器装置的选择85
  • 7.9.8低压带电检修工作安全措施86
  • 7.9.9电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安全措施87
  • 7.9.10临时用电防火措施87
  • 7.10隧道贯通前爆破安全措施88
  • 7.11监控量测88
  • 7.12隧道施工塌方事故预防、处理原则及主要措施90
  • 8 质量保证措施91
  • 8.1隧道开挖91
  • 8.2喷射混凝土91
  • 8.3 衬砌混凝土92
  • 8.4衬砌混凝土防渗措施92
  • 8.5 防衬砌开裂的技术措施93
  • 8.6 防排水施工措施94
  • 9 工期保证措施99
  • 9.1征地拆迁配合措施99
  • 9.2缜密超前施工准备措施99
  • 9.3组织保证措施99
  • 9.4管理保证措施100
  • 9.5技术保证措施100
  • 9.6设备保证措施101
  • 9.7物资保证措施101
  • 9.8后勤保证措施102
  • 9.9冬雨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02
  • 9.10特殊条件下保证工期的措施103
  • 10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04
  • 10.1施工现场环境标准104
  • 10.1.1噪声标准104
  • 10.1.2污水排放标准104
  • 10.1.3空气标准104
  • 10.1.4固体废弃物标准104
  • 10.1.5隧道施工标准104
  • 10.2减小生态破坏104
  • 10.3加强对噪声、粉尘控制105
  • 10.4水环境保护105
  • 10.5大气环境保护106
  • 10.6弃砟、取弃土和固体废弃物处理106
  • 11 水土保持107
  • 11.1水土保持的内容107
  • 11.2水土保持的措施107
  • 12 文明施工及文物保护109
  • 12.1文明施工目标109
  • 12.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109
  • 12.3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10
  • 12.3.1 组织领导110
  • 12.3.2 健全管理制度110
  • 12.3.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10
  • 12.3.4 文明施工技术措施110
  • 12.3.5 环境卫生管理111
  • 12.3.6安全文明标志111
  • 12.4文物保护管理措施112
  • 13 施工资源配置113
  • 14 应急预案114
  • 14.1组织指挥体系114
  • 14.2险情类别、预防措施、处置措施114
  • 14.2.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14
  • 14.2.2火灾应急预案115
  • 14.2.3易爆品、火工品爆炸事故应急预案116
  • 14.2.4隧道塌方应急预案118
  • 14.2.5水灾应急预案120
  • 14.2.6隧道岩爆应急预案121
  • 14.2.7突水突泥应急预案122
  • 14.2.8隧道作业窒息应急预案123
  • 14.3应急响应标准124

附件详情

铁路等级:Ⅰ级铁路。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200km/h。曲线半径:隧道全段位于直线上。正线线间距:4.4m。坡度:隧道全段位于8.6‰坡中。 开工日期:12月1日 竣工日期:8月14日 隧道最大埋深约77米,最小埋深约5米。隧道全长2541米。隧道洞身段为剥蚀低山及山间谷地,山体坡度约30~55°,谷地呈狭长带状展布,植被发育,辟为林地。隧道进、出口段为明洞,洞门结构为帽檐斜切式缓冲洞门。洞门边仰坡设置截水天沟,边坡采用锚网喷支护。隧道设计Ⅱ级围岩755m,Ⅲ级围岩645m,Ⅳ级围岩585m,Ⅴ级围岩556m。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主要支护形式: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等,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防水隔离层,设置预留变形量。特殊地形地质地段,对支护措施采用管棚、小导管等等措施进行加强。监控量测项目: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及拱顶下沉量测、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隧底上鼓及围岩内部变形等量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沉降观测。监控量测点布置间距:Ⅴ级围岩地段为5m、Ⅳ级围岩地段为10m、Ⅲ级围岩地段为30~50m、Ⅱ级围岩地段为50m。道均采用长管路独头压入式通风。围岩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或四步CD法、明挖法。 工程重难点:隧道进洞施工(洞身岩体风化强烈)、断层破碎带及接触带、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 施工组织:项目部分为两级管理一级核算的扁平化管理。设置决策层、项目经理部、管理层。6部2室(综合部、征迁协调办、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设备物资部、计划合同部、调度室),7个隧道架子队,投入该项目的为隧道架子队五队及六队。
附各种施工示意图、标准表、体系图……共计132页,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示意图

中壁法开挖施工步骤图

隧道台阶法爆破炮眼布置图

长管棚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隧道地质预报框架图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