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1、 工程特点
1.1、技术含量高:斜拉桥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本桥采用64米空心高墩加108米高的索塔,总高172米,在同跨径桥梁中是最高的,结构复杂的高索塔施工技术以及桥梁的线性控制及索力控制均要求较高,高位砼运输及配合比设计要求高,同时,采用连续梁及T型刚构与斜拉桥组成协作体系,在全国也较为罕见。其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均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1.2、质量要求起点高:炳草岗XX大桥是跨XX第一座大跨径、斜拉加T构的桥梁,是连接枣子坪与炳草岗的枢纽,加之桥区位于XX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炳草岗,是XX市“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XX市的标志性建筑。质量上必须达到省部级或以上优质工程质量等级。
1.3、安全及环境要求高:索塔是很高的构筑物,必须解决高位砼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其它工序施工也须解决好坠物伤人现象,同时主梁跨越江河、公路及居民区,这就要求在施工中不能有扰民和伤民现象,不能出现对生活区及河流污染,还须解决好在公路边施工的自身安全问题。
1.4 工期压力大:桥本身具有复杂性决定了工期较长,而该桥施工需跨越一个风季和两个雨季,XX雨季较长,对桥梁施工工期影响较大。同时受拆迁的影响,也将影响施工。主梁施工时间短,必须在风季前实现全桥合拢。
2、 施工方案选择的原则
炳草岗大桥设计新颖,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迫,该桥集“高、难、新、危”于一体,采用怎样的方法施工,如何保证施工安装和工程质量均需规划,以使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优质、安装、按期建好大桥,借鉴以往建桥经验,结合本桥施工现场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设备,在研究在桥施工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
2.1 充分发挥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智慧,依靠科学管理和开发、推广新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避免购置大型专用机械,把成本降到最底,为此,安排有丰富施工经验、擅长修桥的第三工程队承担,并且成立了以公司总工为主的技术开发领导机构和攻关小组,指挥全桥施工技术工作的开展,协调科技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攻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解决实施中难题。
2.2 进行了详细的施工调查,研究最佳施工方案,采用先进劳动生产定额,优选材料、设备购置途径。根据总工期的要求,有序、合理配套生产要素,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实施性
施工组织设计
,以主桥为施工关键线路,控制各个工序作业时间,保证大桥按期完成。
2.3 发挥自身优势,挖潜补缺,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省
工程造价
。
2.4 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研究工作,指导工程施工。
2.5 安全第一,力创优质工程,坚持文明施工,规范每道工序施工作业。
3、 施工方案:
3.1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根据现场实地情况,利用桥位位置地面和沿江公路进行
场地布置
(见后图),将桥位位置扩建建立钢筋、木工和机械加工厂,设置拌合站、配电房、水泥、料库等场地,在索塔墩的上游设置高190米、吊重10T的塔吊,在索塔下游加设电梯,搭设便桥,解决工员上下班的问题。由于场地狭窄,不允许占用更多的公路,因此将生活用房和钢结构加工场地设于距索塔墩5公理处。
3.2 机具及材料运输
(1)、斜拉桥材料运输通过在索塔上游设置一台FO/23B型自升式塔吊进行运输,人员通过设置在索塔下游的SCD200自升式电梯进行上下,并随索塔及薄壁墩升高而升高。在斜拉桥的上游设置一个产量为60m3/h的拌和站,通过两台输送泵一泵就位的施工方法进行。
(2)、辅助墩施工时,施工机具及材料依靠设于辅助墩的简易起吊设施进行,并设置移动式拌和站进行砼施工。
3.3 索塔施工:
(1)、下塔柱由于斜度较大,选择高度1.5米的自制钢模施工,将特制模板拼为整体,利用塔吊吊装就位。在模板上设置可移式工作平台,便于人员操作,内模采用标准组合钢模拼装而成。由于下塔柱往外倾斜,用32精扎螺纹筋设置5道对拉杆,每道4根,根据塔柱高度分次级张拉,以抵抗因两片塔柱外倾造成对塔根部产生的负弯矩。
由于中塔柱在桥面上,外观质量要求高。利用下塔柱模型进行改造为3米一节,减少节缝,特制转角模保证棱角线性。中塔柱是向桥轴线内倾,施工时在两塔间加设对撑并施力对顶,以保证中塔柱根部受力合理,利用中横梁的现浇托架上安装水平横撑,受力机构为利用N型万能杆件结点板,拼装成桁架梁受力体系。并用千斤顶对称施力,共设3层支撑,每层2根。
上塔柱是斜拉索锚固区,是直立箱型柱,采用3米翻模施工,外模为拼装为整体的钢模,利用空心箱内壁全衬10cm钢板作为施工内模。
(2)、上、中、下横梁的现浇支架为N 型万能杆件和碗扣式组合支架,这样便于拆卸,在支架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万能杆件节点板受力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