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附件的主要内容有:明挖
基坑工程
概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基坑施工
特点难点、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工艺、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监测实施方案、专项预案及应急预案。
一、项目概要
该项目为双桥东路京秦铁路桥桥区积水治理中古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泵房位于双桥东路与京秦铁路交界处。
新建中古泵房及调蓄池为地下
深基坑
工程,调蓄池长度为59.8m,宽度为18.7m,底板筏型基础,基底深度为12.6m,上部覆土3.9m。围护桩顶采用冠梁连接成整体。 围护挡土结构采用围护桩+钢管支撑的形式。
基坑采用旋喷桩止水帷幕。
钻孔灌注桩孔径800mm,桩长19.1m,嵌入土层8m.平面间距按1500mm布置共107颗。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桩顶设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的冠梁将排桩连成整体。
钢管支撑采用φ609*16钢卷管,平面间距不大于3m,竖向两层钢支撑,二层钢支撑均支撑在钢围檩上,二层撑与第一层钢支撑竖向距离6m。钢支撑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加压力。
桩间土采用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方法封闭土体。
泵站、调蓄池结构平面图
中古泵站围护结构平面图
中古泵站围护结构断面图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
1、工程地质条件
泵站场区范围上覆人工堆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层。地层依次为:
1、人工堆积层①粘质粉土素填土,黄褐色,稍密,湿,硬度较软,粉质粘土素填土夹层,砖块、灰渣、植物根
2、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黄,稍密-湿,硬度中,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夹层,云母、氧化铁
3、②粘土、褐黄,很湿,软塑,较软,质粘土夹层,氧化铁
4、②1层粘土,褐黄,很湿,软塑,较软,粉质粘土夹层,氧化铁
5、③层细砂-粉砂,灰-黄灰,密实-中密,饱和云母、有机质,18.3~20.54连续分布
6、③1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灰-黄灰,很湿,可塑,较软-中,砂质粉土,重粉质粘土夹层,云母,有机质,粗颗粒;
7、③2层砂质粘土-粘质粉土,灰-黄灰,湿,较硬,云母、有机质
7、④粉质粘土-粘质粉土,褐黄,很湿,硬度可塑-硬塑,云母、氧化铁、姜石,12.86~9.76连续分布
8、④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褐黄-灰黄,密实,稍湿-湿,较硬-中,粉质粘土夹层,云母、氧化铁、粗颗粒,
9、④2重粉质粘土-粘土,褐黄,很湿,可塑,氧化铁、姜石、粗颗粒。
10、⑤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褐黄,可塑,很湿,氧化铁、姜石
11、⑤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褐黄,密实,稍湿-湿,较硬,云母,氧化铁、粗颗粒连续分布
12、⑥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褐黄-灰黄,很湿,可塑-硬塑,中等硬度,氧化镁,粗颗粒,局部含有机质,
13、⑥1有机粘土—有机质重粉质粘土,灰,可塑,很湿,中等硬度,有机质连续分布;
14、 ⑥2,砂质粉土-粘质粉土,灰,密实,湿,较硬,云母,粗颗粒,有机质;
15、 ⑥3,粗砂,灰,密实,饱和,较硬,云母,有机质;
工程地质剖面图
2、水文地质条件
1、 本场区存在2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别为台地潜水和承压水,其中水位埋深为5.8米—7米,水位标高为19.2米—19.9米;承压水水位埋深21米—21.7米。工程场区台地潜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蒸发、径流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及管道渗漏等方式补给,以蒸发及地下水侧向径流等方式排泄;其水位年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为:6月份~9月份水位较高,其它月份水位相对较低,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4~5m。
2、 工程场区层间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径流型,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径流方式补给,以地下水侧向径流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3m左右。
3、工程场区承压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径流型,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径流及越流等方式补给,以地下水侧向径流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为:11月份~来年3月份水位较高,其它月份水位相对较低,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4~5m。
4、地下水腐蚀性: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版)的有关标准评价:拟建场地上述第1、2层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
……
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