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
1. 勘察情况说明 1
-
1.1 任务来源、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 1
-
1.2 全线概况 1
-
1.3 勘察工作过程 2
-
1.4 报告编制说明 2
-
1.4.1 报告分册及勘察编号 2
-
1.4.2 钻孔编号 2
-
1.4.3 地层编号 2
-
1.4.4 地下水标注序号 2
-
1.4.5 报告格式 3
-
1.4.6 其它说明 3
-
1.5 后续服务内容和方式 3
-
1.5.1 后续服务内容 3
-
1.5.2 后续服务机构 3
-
2 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4
-
2.1 项目概要 4
-
2.2 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4
-
2.3 勘察依据 4
-
2.3.1 任务依据 4
-
2.3.2 执行规范、标准 4
-
2.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5
-
2.5 勘察手段和方法 5
-
2.6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工作情况 5
-
2.6.1 工作量布置原则 5
-
2.6.2 工作量完成情况 5
-
2.7 提供的参数 6
-
3.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6
-
3.1 地形地貌 6
-
3.2 地层构造 6
-
3.2.1 地层与岩性 6
-
3.2.2 地质构造 7
-
3.3 气象水文 7
-
3.3.1 气象 7
-
3.3.2 水文 8
-
3.4 水文地质概况 8
-
4.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8
-
4.1 地形地貌 8
-
4.2 场地环境条件 8
-
4.3 岩土的成因、年代和特征 9
-
4.4物探结果说明 10
-
4.5 不良地质作用 11
-
4.6 特殊性岩土 11
-
5.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1
-
5.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11
-
5.2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11
-
5.3 历年最高水位 12
-
5.4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12
-
5.5 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12
-
6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13
-
6.1 历史地震 13
-
6.2 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13
-
6.3场地类别 13
-
6.4 场地土类型 13
-
6.5 抗震设计参数 14
-
6.6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 14
-
7 隧道围岩分级和土石可挖性分级 14
-
8.主要参数分析与选用 14
-
8.1 参数分析选用的原则 14
-
8.2 参数的提供 15
-
8.3 参数建议值 15
-
9 岩土工程评价与问题预测 15
-
9.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15
-
9.2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评价 15
-
9.3 围岩稳定性评价 16
-
9.4 地基土评价 16
-
9.5地下水影响评价 16
-
9.6抗浮设防水位 16
-
9.7 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16
-
10 结论及建议 16
-
10.1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 16
-
10.2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 16
-
10.3抗震设计 17
-
10.4地基基础方案 17
-
10.5 关于地下水控制措施建议 17
-
10.6抗浮与防渗设计地下水位 17
-
10.7 关于盾构施工建议 17
-
10.8 关于工程监测的建议 18
-
10.9关于本报告的其他说明 18
附件详情
3.2.1 地层与岩性
本勘察场地内隐伏基岩主要为中-上元古界蓟县系、青白口系及下太古界寒武系地层,局部发育有少量第三系地层,其中元古界和太古界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
3.4 水文地质概况
本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3 岩土的成因、年代和特征
将该项目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ml)、新近沉积层(Q42+3al)、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三大层…………
4.4物探结果说明
采用了地微动勘探的手段探测地层,该技术主要通过接受来自大地内部的各种波,通过检波器滤波和计算机反演解译不同土层的频谱特性而判断地层…………
6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6.5 抗震设计参数
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分区为一区,场地类型为中软,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9.2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评价
本段区间在里程K22+170~K22+450段,隧道顶板上方分布有厚度较大的粉细砂③3层,该层厚度为2~5m,呈饱和状态,在地下工程施工扰动过程中,容易使上部砂层中的颗粒流失…………
共40页